欢迎访问黄土画派官方网站!
刘文西先生出生之时,浙江嵊县水竹安村已是丹桂飘香,父亲为他取名“闻樨”,待他长大后便索性改做了简易的“文西”。凑巧的是,一位意大利著名艺术家也叫做“文西”,他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文西(今译达·芬奇)。“家乡的风光很美,有溪、有山、有大松树……这种环境本身有一种美感。”刘文西先生自小就对美产生了无限的执著。
刘文西年少时对这片黄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充满憧憬,他受到延安革命历史的影响和熏陶,毕业实习奔赴陕北,脚踏在陕北的地界上,就深切地爱上了这里的风土和人民。
文西先生爱画毛主席,也擅画毛主席,创作了大量以毛主席事迹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毛主席与牧羊人》是其成名之作,他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才24岁。刘文西先生毕业实习时选择去陕北,他在延河畔写生,见到一位牧羊老汉赶着一群羊从沟坎上走来,头巾、胡子、皮袄、腰带,让他一下子想到曾看过的毛主席在杨家岭与老百姓交谈的照片。他走访了毛主席当年去过的村庄,找到了杨家岭的生产队长,了解毛主席怎么和农民交谈、谈了些什么内容,人物更加立体丰满。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刘文西的作品《毛主席与牧羊人》,毛主席看了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叶剑英元帅看到这幅画后,也曾说,画作描绘的很像延安时期的毛主席,非常喜欢。刘文西先生又特意绘制了一幅。然而,即使一生都在画毛主席,但令刘文西先生尤为遗憾的是,他没有当面见过主席。当年叶剑英元帅要刘文西先生到北京找他,如果去了,可能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但由于工作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但刘文西先生多次追随主席在陕北的足迹,采访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就是在一次次寻访中,才爱上黄土地,也更加崇敬毛主席。
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启示你怎么创作,路该怎么走!——刘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