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土画派官方网站!
前言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所践行的宗旨,也是以刘文西先生为代表的黄土画派艺术家一生所坚守的艺术方向。数十年来,黄土画派艺术家在刘文西先生的倡导与带领下,一代又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在社会主义美术发展的不同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主题性创作,用画笔绘就了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
主题性绘画或主题性创作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是研究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它的思想基础是“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题性绘画是指有情节的历史、现实题材绘画,与一般的美术创作相比, 指向性更强, 表达的内容更为集中。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变化,在不同的时代中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创作主题与现实意义,它集中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轨迹。同时在中国的社会变化中,主题性美术创作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是美术创作的时代体现。可以说主题性美术创作本身就与主题性绘画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时代意义。
黄土画派的崛起是新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必然成果。创始人刘文西先生是新中国美术主题性创作代表人物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向不动摇,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坚持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不动摇。创作了《毛主席与牧羊人》《祖孙四代》《奠基礼》《同欢共乐》《山姑娘》《春天的故事》《东方》《黄土地的主人》等一系列具有主体性、时代性、人民性、艺术性的精品力作,有力的推进了中国人物画主题性创作的持续发展。黄土画派画家郭全忠的《万语千言》、王有政的《悄悄话》、邢庆仁的《玫瑰色的回忆》等作品同时给中国的主题性创作增色添彩。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土画派特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土画派主题性创作回顾线上展”,汇集自刘文西先生创作的《毛主席与牧羊人》以来70年间黄土画派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并以主题性绘画为学术主线,以人物画家的绘画实践为主题,通过对画家的理论研究、创作体会、创作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的梳理黄土画派艺术家多年来在主题性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通过黄土画派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性绘画作品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百年巨变,献礼“建党100周年”。
本次线上展将于2021年6月——10月推送完毕,敬请期待!
画家简介丨栗子明
陕西榆阳人,1950年出生,西安美院油画系毕业,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画家,美国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顾问,榆林市文联副主席,榆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我眼中的画家栗子明
文/张胜伟
栗子明作品
年届七旬的栗子明,画龄也有五十多年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栗子明心无旁骛地沉醉在绘画艺术世界里。在陕北,他就像大漠里默然长起的一棵树,几十年过去,当某一天我们再去看它时,发现它已俨然傲岸地立在那里,主干数围,枝叶婆娑,成了一道风景。的确,他的低调、不争与朴素,曾使我们经常错误地忽视他。于是我想,陕北的艺苑,如果再多一些栗子明这样的人,早就是一大片艺术的森林了。
栗子明 山灵 油画 73cm×100c 1998年
栗子明有一颗赤子之心,对生养他的这片陕北土地怀有挚爱,在他身上还有一种近乎于“佛”的慈祥与悲悯情怀。在他以塞上大漠为地理标志的画作里,他的爱化作了一缕缕微风,抚摸着广袤大地,梳理着一片片庄稼和一丛丛林草;他的爱化作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沙原、照耀着林梢、照耀着残存的边墙,给这片曾经苦焦、原本苍凉的大地赋予温暖,赋予一种辉煌壮美的色调;他的爱化作了家乡父老脸上的皱纹、额头泛着光泽的汗渍、眼睛里流露出的慈爱的光芒。他的双臂始终是展开的,他在深情拥抱这片土地和人民。我们看他的画作,看到的是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更感受到画家至真至诚的人格魅力。
栗子明 三边风情 油画 120cm×90cm 1999年
画家栗子明有诗人气质,在他的作品里到处闪现着诗意的美好。无论是表现自然景色的风景画,还是一个个平凡的本土人物,抑或是那些烟云过往的历史人物,栗子明都不是在客观描摹,而总以诗人的心灵去观照、去体悟,他把自己的理解、认识以及独有的情感,在画作里充分地注入和表达。于是大地展现出一种深沉、浑朴、苍老的气息,泥土草树似乎都散发出别样的芳香,天地间弥漫着氤氲之气。他为丘壑间流动的风、高原上朗照的阳光、点景的牛羊、一个个老老少少的人物,当然还有旌旗猎猎的古战场,一并赋予了诗意。是田园诗、赞美诗,还有英雄诗。他对生活的熟悉化作了对物象精神的把握,再加之爱的深沉,诗意便从笔下倾泻而出。他的画呈现出浪漫主义色彩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栗子明 驮柳 油画 90cm×120cm 1986年
栗子明的绘画语言是丰富的,他显然从俄罗斯绘画和欧洲印象派绘画里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他也非常努力地继承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西融合去解读子明的绘画语言,准确地说他的语言发自内心。能够真实而充分表达自己情思和理想的语言,才是最可贵和可靠的语言。他找到了宣泄情感最为直接的方式,这与所谓“中西”“流派”没有太多关系。他的个人追求和思维模式决定了表达方式。近些年,栗子明每年都会行走于欧美,画了大量的写生,他并没有走到西化的路上去,还是一如既往地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观察世界,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在作画,画风一以贯之的朴实。随着人生阅历的拓展,栗子明显然也在不断地做着调整,完善着艺术表现力,近年来呈现出的人画俱老的状态,应该是他生命走向成熟季的自然而然。
栗子明 草房·羊 油画 53cm×72cm 1998年
栗子明的重要画作都取自本土题材,他以满满的慈爱和爱意去表现这片厚土和人民。我们回看栗子明的艺术历程,翻看他一件件让人记住的作品,一个有大爱、有筋骨、有韧性、有厚度的画者形象,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栗子明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陕北画坛上结出的一颗沉甸甸的果实,无疑是陕北画坛一位标志性的人物。
栗子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