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土画派官方网站!
前言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所践行的宗旨,也是以刘文西先生为代表的黄土画派艺术家一生所坚守的艺术方向。数十年来,黄土画派艺术家在刘文西先生的倡导与带领下,一代又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在社会主义美术发展的不同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主题性创作,用画笔绘就了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
主题性绘画或主题性创作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是研究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它的思想基础是“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题性绘画是指有情节的历史、现实题材绘画,与一般的美术创作相比, 指向性更强, 表达的内容更为集中。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经历了诸多变化,在不同的时代中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创作主题与现实意义,它集中地体现了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轨迹。同时在中国的社会变化中,主题性美术创作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是美术创作的时代体现。可以说主题性美术创作本身就与主题性绘画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时代意义。
黄土画派的崛起是新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必然成果。创始人刘文西先生是新中国美术主题性创作代表人物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向不动摇,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坚持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不动摇。创作了《毛主席与牧羊人》《祖孙四代》《奠基礼》《同欢共乐》《山姑娘》《春天的故事》《东方》《黄土地的主人》等一系列具有主体性、时代性、人民性、艺术性的精品力作,有力的推进了中国人物画主题性创作的持续发展。黄土画派画家郭全忠的《万语千言》、王有政的《悄悄话》、邢庆仁的《玫瑰色的回忆》等作品同时给中国的主题性创作增色添彩。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土画派特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土画派主题性创作回顾线上展”,汇集自刘文西先生创作的《毛主席与牧羊人》以来70年间黄土画派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并以主题性绘画为学术主线,以人物画家的绘画实践为主题,通过对画家的理论研究、创作体会、创作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的梳理黄土画派艺术家多年来在主题性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通过黄土画派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性绘画作品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百年巨变,献礼“建党100周年”。
本次线上展将于2021年6月——10月推送完毕,敬请期待!
画家简介丨张小琴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原刘文西工作室主任。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学会理事,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主任,陕西省美协壁画艺委会副主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士,伍眉画社成员。
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授予的“中国重彩画学术奖”奖项;获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银奖;第二届陕西美术奖(创作奖)一等奖。作品入选第六届、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首届、第二届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重彩-创造·中国重彩画获奖画家作品展;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新中国美术家·陕西国画十四人中国国家画院晋京大展;丹青盛会·2019中国工笔画学会邀请展等。
作品发表于《现代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重彩卷》《中国工笔画》《现代重彩画》《美术》《画刊》《敦煌研究》《状态语境—伍眉画社作品集》等专业期刊及画集。
出版有个人画集《为艺术而燃烧——张小琴艺术文集》《张小琴敦煌壁画精品线描》《中国画·人物画教学》《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个案研究·张小琴重彩人物》等。近年来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及参与国内外联展。
从长安出发
大幅重彩壁画《大唐商旅图》创作札记
文/张小琴
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艺术形式之一。当我看到宁夏贺兰山岩画生动的牛、羊、狩猎人的符号时,由衷地为生命繁衍的记载而惊奇和赞叹;当我面壁在历经13个世纪煌煌巨制遗存的敦煌壁画面前,虔诚地顶礼膜拜且悉心研修并孜孜以求;当我读到了史料的一段记载: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在长安寺庙绘制出新的壁画,一旦落成世人倾城出动、拥堵围观的盛况,让我遐思冥想不已。
张小琴 玄奘涉远图 中国画 83cm×108cm
1994年 第三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银奖
古往今来,壁画艺术为盛世流美,为民生状貌传神,成为公众享用的公共艺术,成为民族的文化记载而杰作不断、流光溢彩。借古开今,新时期的当代壁画在更广阔的领域以其辉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特色魅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到现代艺术表现继往开来的舞台与道场。
张小琴 凤翔艺人 中国画 140cm×87cm
2004年 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壁画作品《大唐商旅图》,是一幅再现大唐盛世从长安出发,行进在丝绸之路上的浩浩荡荡商旅图。这幅壁画创作给了我体验以布底作画、大幅面、大制作、以重彩丹青为表现语言的淋漓尽致的绘画过程,进入到一种恢宏叙事、大气磅礴,充满斑斓色彩的艺术表达。可以说欣喜地让我深陷投入,让我拿起画笔并饱满地调出一笔笔的颜色。
以中国画重彩材质为契机,作品中用多种材质铺底,以粗细各异的矿物石色和闪光的金属材料或勾勒、洇晕,或厚涂、薄罩,或贴箔、喷洒,构成画面的厚重斑斓,闪金耀银。我期望通过水墨与重彩的勾勒、渲染、绘制产生的线条和肌理效果,使画面在层层交织、多重叠置中呈现出东方绘画中重彩画的特质,即笔与线的骨法气韵,墨与彩的华丽相融,隐显丰富的视觉意象,尝试获得一种纯粹的重彩式的东方色彩观表现上的释放与拓展。
张小琴 大唐商旅图 中国画 420cm×1100cm
2014年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通过壁画一方面带领观看者进入到画面主题盛唐丝路商旅的叙事表达之中,另一方面打通与新时代生活的连接,连通心扉的物我两两相望。对于公共艺术的壁画来说,这不仅是艺术家与作品共同营造的斑斓画面,更是艺术家与作品共同营造的精神磁场,它要能以足够有力到直抵灵魂深处的博爱和人文精神体验,且落脚在精微与广袤的形式表达之中,这是我孜孜以求的。
绝世繁华,便是唐长安的朝日;丝绸之路上的星月,便是骏马的蹄音;驼队的铃声,便是整整一个大唐的恢宏气度。怎样创作一幅画,造出盛世景象,描绘一代风流?深深地让我体悟着、潜入着,体悟着唐时的盛世长安与如今这座古城的一脉相承,潜入到唐长安那博大的包容、华彩的缤纷以及满城人物,一路风情。
张小琴 玄奘西行纪 中国画 240cm×200cm
2014年 陕西重大历史题材项目
于是,走进唐诗唐史,走进长安的街肆里坊和大漠风沙,由是,怦然心动,夜不成寐,描绘着追慕着心中的那个宏阔的大梦。这恢宏气度、盛世景象就需用这一笔笔重若铜钟的墨线,这一块块浓郁斑斓的五彩亮色而织就和描绘——是的,从长安开始,是终点也是起点,是满载的归来,也是浩大的出发。
线条,色彩,贴金铺银,只有重彩,才能描绘出对大唐盛世的赞誉和向往。
长期以来,色彩表现在中国绘画中的功用逐渐弱化,乃至被排斥,使得中国画的创作与研究走不出文人画的既定格局,缺少壮阔宏伟的汉唐时期的大气势力作,少有强烈震撼的敦煌壁画般的宏图巨制,且表现范围狭窄,以至无法摆脱对中国哲学、文学及书法艺术的依托而难以获得对纯粹绘画语言诸方面的解放与拓展,无力进入对新时代当下生活的积极参与与表现。追溯汉唐重彩画源流,开发和研究新的矿物石色、新的墨水技法,拓展色彩表现新的领域、新的语言,从而广泛吸纳世界绘画语言,真正切入对当代生活状貌的关注和表现,可以看出一条重彩画在当代中国画发展中的前路在展现,召唤我们去执着努力,孜孜实践和探索。
张小琴 融 90x120cm
2001年 中国首届重彩画大展学术奖
强化色彩、推崇技法、讲究媒材、重视制作,这是当今中国画融入世界文化环流中的一种积极姿态,它是在遵循世界绘画普遍性的前提下发掘本土样式的。以重彩材质为契机,进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创造与开拓的现代艺术新的空间。用数以千计、粗细各异的矿物石色和闪光的金属材料作画无疑有相当的难度,但这却又正是其魅力所在。用多种技法相互交融,让画面产生斑斓夺目、晶莹闪烁、斑驳厚重、色彩浓烈、令人耳目一新的状貌。采用岩彩画材质,能如此充分地发挥和表现独有的中国画的色彩之美。画画过程,是在每一块色、每一个笔意中实现着人的精神意念的物化,是在进行画材与人的生命交流。当代中国画不应排斥和弱化色彩,继往开来的重彩画应很好的发挥色彩的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技法、媒材与色彩表现均呈示着艺术本体的精神与视觉艺术语言的张力,必得有一个新的开拓与认知。
张小琴 大唐商旅图(局部)420X1100cm
(第12届全国美展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