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土画派官方网站!

139 9181 6277
首页>新闻资讯>媒体报道

贺荣敏丨庆祝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八周年

庆祝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八周年


4月17日是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成立的日子,按照惯例每年举行年会以示庆祝。由于疫情的原因,本年度年会经与学院协商,决定推迟举行。为此,特撰文纪念这个日子,怀念人民艺术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先生,重点回顾近三年画派前行中的核心工作,以此庆祝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八周年!

时光荏苒,转眼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已成立十八个年头。十八年前,刘文西先生创立了黄土画派。在他的带领下,黄土画派蓬勃发展、不断壮大,成为了一个有信仰、有目标、有组织、有活动、有影响,活跃在陕西画坛乃至全国画坛的学术团体。


2012年刘文西带领黄土画派陕北过大年


十八年来,刘文西先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艺术追求,他的艺术主张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黄土画派每位成员在对画派成立十八周年以及在十八年内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祝贺的同时,也衷心期望黄土画派在今后的日子里,继往开来,不断发展,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为陕西文化的繁荣,为西安美院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黄土画派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不动摇,坚持艺术为人民的信念不动摇,坚持艺术创作与创新不动摇,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坚定不移地深入生活;3.坚持不懈地艺术创作以及学术研究和美术教育紧密结合。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黄土画派的艺术主张: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学习、 向时代学习。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十二字宗旨。

2013年黄土画派陕北壶口沿黄河写生


十八年来,黄土画派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画派特有的优良传统:1.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团队,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特别是刘老师在世时,每年进行数次的采风活动,每次采风除过创作了丰富的速写以及积累创作素材外,对于各位团员而言无疑是一次艺术实践水平的提升,艺术观念的转变与升华。正因如此,画派画家新作不断,力作层出不穷,在历届国展中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陕西画坛重要的、颇具实力的创作力量和学术团体。2.树立了“立足陕西,放眼世界”的艺术观,同时重视画派之间的交流、画派与社会的交流,重视艺术创作的研究与展示,表现时代,服务社会,百花齐放,与时俱进,使黄土画派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艺术团体。3.黄土画派立足黄土地,依托西安美术学院,融教学、科研、创作于一体,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画派的运行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黄土画派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教学平台将黄土精神、黄土文化与教学紧密相连,为陕西乃至全国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合格的艺术人才,开创了学院教学与艺术创作良性互动的典范,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流派。


2014年黄土画派大别山写生


总而言之:黄土画派是黄土文化的产物,是以刘文西先生为旗帜的,以现实主义为表现形式,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团体;是中国最具鲜明的西部风格、黄土精神、时代精神的画派;是集自然生态之美、地域文化之美、主流文化之美、学院文化之美为其特色的画派。


2019年“时代精神”展览现场


 2019年是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最为悲痛而且艰难的一年,黄土画派创始人、人民艺术家刘文西先生不幸逝世。这不仅成为研究院最为悲伤的事件,更成为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黄土画派的继承与发展则成为头等大事。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特别是在学院各位领导及同仁的支持下,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全体成员化悲痛为力量,在陈光健先生的带领下,在各位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沿着黄土画派设定的方向,继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9年的工作简要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

1、荣誉获得共七项,最具代表性的有:刘文西先生获得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陈光健先生获得“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黄河明星奖;郭线庐先生获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届“西安之星”(教育领域)荣誉称号。

2、科研方面,黄土画派画家仅国画类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8件,其中朱尽晖《丝路冰川》、刘西洁《蔡元培》、王保安《中国声音》三件为进京作品;参加建国70周年省展40余件;发表论文15篇;出版个人专辑画册8部;完成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

3、学术交流方面,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34项,其中国际交流活动4项。

4、出版《黄土画派艺术报》三期,并对该报做了全面的改版,从原来四版改为八版,信息量得到全面拓展,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5、组织黄土画派画家深入生活,写生采风活动两次,参与画家达50余人次。

6、建立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黄土画派网站,写生基地各一个。

7、改变了黄土画派美术馆交流模式,走出去《这块黄土地》榆林展,请进来《时代精神》国画小品展,为2019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交流活动。

8、2019年下半年完成了黄土画派机构调整,经画派理事会(威海会议)认真研究决定,陈光健先生继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贺荣敏担任黄土画派法人代表并兼执行副院长。


2019年黄土画派陕北榆林采风写生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并持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和全国人民一样迎来了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了发展计划,在与全国人民一道抗疫的情况下,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社会意义、艺术内涵的学术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2020年2月,黄土画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组织动员艺术家拿起画笔、以艺术的形式投入这次全国性的抗疫工作之中。并通过网络推出“抗击疫情·黄土画派在行动”“抗击疫情·黄土画派线上主题作品展”等系列展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2020年4月17日,举行了“2020黄土画派线上新作展”。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展示黄土画派艺术家新的艺术追求与新的学术水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3、2020年7月7日,举办了《纪念刘文西先生逝世一周年》系列线上活动。此次纪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持续时间较长,广受社会关注,取得了圆满成功。

 4、2020年8月《黄土画派主题绘画研究》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图文并茂,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并重,充分体现了黄土画派艺术家的学术水平,更为美术界以及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深入探讨主题性绘画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考。

5、在疫情期间黄土画派组织艺术家,响应号召助力抗疫防控捐款捐物,共计价值约 237500元。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2021年会合影


2021年,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坚持党的文艺方针,传承黄土精神,以艺术创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艺术交流及学术活动。归纳工作要点如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积极动员、组织画家进行创作并积极参与展览活动,入选建党百年大展作品47幅,充分展示了黄土画派艺术创作的实力。

利用网络平台及平面媒体,开展各类艺术交流与学术推送活动,尤为突出的是本年度持续40余期推送的《黄土画派主题性创作回顾线上展》。此展以主题性创作为学术主线,从理论研究、创作体会、创作探索等方面较为系统深入地梳理了黄土画派艺术家在主题性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黄土画派艺术家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向以及不断提升的学术水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本展类似的还有《2021黄土画派新作线上展》《黄土画派写生作品线上展》《黄土画派以“艺”抗疫线上展》等。出版《黄土画派艺术报》五期。

“扎根生活,心系人民—纪念刘文西先生学术研讨会”活动现场


传承黄土画派的优良传统。本年度成功召开了庆祝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成立17周年暨2021年会。举办了以《扎根生活,心系人民——纪念刘文西先生系列学术活动》。与会者一致认为,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是黄土画派的光荣传统,坚持深入生活、反映时代是黄土画派艺术创新的根本。纪念刘文西先生就是要发扬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研究刘文西先生就是要传承扎根生活,不断创新的艺术道路,学习刘文西先生更是为了继续前行,共同创造黄土画派美好的未来,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黄土画派大讲堂第二讲:家国情怀•远大理想——从刘文西《祖孙四代》《道情》谈起


重视黄土精神及文化的传播。本年度开办了《黄土画派大讲堂》,面向社会公众并通过网络直播,虽受疫情影响,仅举办两次,但社会影响良好。彰显了黄土画派重学术、求创新,坚定民族文化自信,鼓励民族文化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

健全画派管理,完善机构建设。2021年起画派完成了机构改组,实行了团队管理新模式,初步建立了画派基金管理体系。完成了黄土画派美术博物馆申报与获批程序并开始试运行。黄土画派现有机构有“黄土画派美术馆”“黄土画派美术博物馆”“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黄土画派艺术报”“黄土画派网络平台”等。

弘扬黄土精神,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本年度黄土画派配合西安美院在京成功举办了“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此展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实属罕见!

开幕现场


在学术建设方面,2021年黄土画派获得各类荣誉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各类展览作品600余幅;完成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4项;开展各类学术讲座15次;参加重要学术研讨会9人次;参加与艺术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25人次。

以上为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十八年来的发展历程。十八年来,风雨兼程;十八年来,砥砺前行;十八年来,成绩卓著。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沿着刘文西先生所倡导的深入生活、关注时代,不断创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道路前行,共同创造黄土画派美好的未来,扎根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贺荣敏

2022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