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土画派官方网站!
主办单位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
黄土画派美术博物馆
刘文西艺术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北京沙龙掌拍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
武威元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陕西万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托克逊龙泉煤矿
甘肃石门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臻美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方土环境规划设计
西安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海测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河北海清华彩工业化住宅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自然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西安市新城区英泰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西安五星印刷有限公司
❖
画家简介
李 青
李青,1959年生,江苏人,祖籍山东。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学习,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全日制研究生班学习,1985年考取中日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的留学资格,被公费派往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学习,1987年获硕士学位,继续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1988年被评为讲师职称,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职称,1997年被破格评为教授职称。2000年考入西北大学,作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从事丝绸之路艺术史研究,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4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任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2014年至2018年任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2001年至2009年期间,曾兼任汕头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及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等。
1986年在日本京都举办《李青作品展》,1988年作品《甲骨意象》入选日本《第九回国际冲击艺术展》,1989年在陕西美术家画廊举办《李青现代艺术作品展》,1992年在日本大阪和京都举办《李青画展》,1997年作品《西夏佛塔》入选《首届陕西当代中国画进京展》,1998年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李青水墨画展》,1999年作品《高昌晨曦》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2008年作品《丝绸之路》入选《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展》,2015年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李青丝绸之路画展》。
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2007年三秦出版社出版《艺术文化史论考辨》,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艺观道——美术史论与文化研究》,2010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丝绸之路楼兰艺术研究》,2019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艺术与学术——李青作品集》。另出版有合著、编著和译著及个人画集十余种,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厅级科研项目十余项。
200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获陕西省文联颁发的首届陕西美术奖理论评论一等奖,2011年获陕西省文联颁发的陕西文艺评论一等奖,2013年获陕西省教育厅颁发的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合作论著获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秦人才”称号。
著作图版
李青著《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一书由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该书为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的基础上,经过补充改写的一部艺术史专著,亦是作者撰写的第一本学术著作。该书以中国新疆丝绸之路古国楼兰鄯善为中心,以考古发现的材料和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从多学科角度对该地区自远古至公元6世纪的艺术发展状况、艺术文化遗产、艺术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和学术价值,以及与该地区艺术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等,作了系统性论述和多学科研究。
该书共53万宇,图版300余幅,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章节及结论和结语部分。
绪论主要对该书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艺术分期,以及考古调查和研究状况作了概述。第一章主要对楼兰鄯善的地理、历史、民族概况及艺术文化遗迹作了简要叙述。第二章主要对楼兰鄯善史前时期艺术类型作了论述,其中包括石器与陶器、雕塑与木器、织物与服饰、草编、铜器、骨器、装饰物、岩画、墓葬与人体装饰等。第三章主要对楼兰鄯善两汉时期艺术类型作了论述,其中包括织物、服饰、木器、漆器、陶器、铜器、装饰物、简牍书法与印章、建筑与墓葬等。第四章主要是对楼兰鄯善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类型作了论述,其中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木雕、书法、封泥、印章、织物、铜器、漆器、墓葬等。结语部分对楼兰鄯善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性质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整体概论。
该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首次对楼兰鄯善艺术遗迹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梳理;二是提出了楼兰鄯善萌芽时期(史前时期)、融汇时期(两汉时期)和昌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三个艺术发展阶段的分期概念;三是初步建立了以年代学、类型学、图像学和艺术学为依据的楼兰鄯善艺术谱系;四是对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微观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五是对楼兰鄯善艺术的性质、特征、价值以及在丝绸之路中外艺术文化交流史中的地位等,作了初步论证。
该书2007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发的陕西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领发的第五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获陕西省文联颁发的首届陕西美术奖理论评论一等奖。
李青著《形而上下一—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书中收录了作者2005年以前所撰写的论文20篇,共32万字,并收录作者创作的美术作品百余幅。该书为当代“新国学〞倡导者、著名学者王富仁(1941~2017)教授策划的“新国学研究从书”之一。
该书论文涉及史前美术、民族美术、佛教美术、丝绸之路美术、民间艺术、书法艺术、西部文艺及人文生态研究等内容。具体论文包括《形而上与形而下》《史前彩陶艺术与民族文化属性》《匈奴美术遗存及特征综述》《北方早期佛教美术源流新论》《楼兰艺术史研究中的民族与图像问题》《楼兰绘画艺术源流考》《楼兰艺术史的风格特征与学术价值》《丝绸之路与汉唐美术》《西夏美术遗存及特征综述》《中国陕西民间美术探索》《中国陕西民间染织工艺》《西部美术史研究方法与教育问题》《文化生态与当代西部美术发展》《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化生态建设》《西北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与西部大开发》《作品与观念》《当代艺术与人文精神》《毛泽东书法艺术评述》《沈尹默陕西时期书学文化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文化特质》等。这些论文一部分曾发表过,收录时又作了修改,另有一部分为首次发表。该书收录的艺术作品类型包括素描、色彩写生、水墨画、书法及综合艺术等,反映了作者多样化的创作状态。
在该书后记中,作者指出:“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进行同步研究,是我长期追求的一种治学方式。在艺术理论研究中,我力求遵循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对学术规范的掌握与运用;在艺术实践中则着力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方式,并注重个性化风格的表现。由此,我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中,去探索艺术的本质,揭示艺术的真谛。”这亦反映了该书的编写旨趣和基本特色。
李青著《艺术文化史论考辨》一书由三秦出版社2007年出版。该书为作者所撰写的有关艺术与文化问题的论文、评论、随笔、序跋等合集,全书72万字,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人文理念与学术规范,其中包括《全球化与中国美术展望》《人文精神与学术研究》《鲁迅文化思想管窥》《艺术批评之批评》《美术理论与学术规范》《美术研究与思维方式》《学术研究方法丛证》《美术史学的特征及方法》《美术史研究与主客观问题》。第二章为艺术史实与现象考论,其中包括《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释义》《西北民族美术资源及其研究方法略述》《汉唐西域道教美术史迹述论》《西北简牍纸质文书二十品》《楼兰织物艺术举要》《少数民族与艺术文化》《现代纤维艺术概说》《风格流派及艺术先锋》《时代变迁与艺术发展》《学术失范现象之一瞥》等。第三章为文化大家个案考述,其中包括《沈尹默诗词与书法艺术》《刘半农与〈初期白话诗稿〉》《吴宓生平及其文化理念》《马长寿治学方法抉微》。第四章为当代美术家述评,分别对作者曾接触和交往过的23位学者和书画家进行了记述与评价,其中包括刘蒙天、王子云、何正璜、梅一芹、黄文馥、卫俊秀、刘炳森、牛希渊、刘暘光、李奇茂、朱铭、东南光、铃鹿芳康、孙宜生、邵养德、陈忠志、张义潜、茹桂、刘保申、张雪茵、杨健健、陈延、黄格胜等。第五章为读书札记与序跋,其中包括《读鲁迅〈狂人日记〉及其他》《读严耕望〈治学三书〉》《读岸根卓郎〈文明论〉》《读〈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读〈封建主义及其当代影响〉》《读民族学论著札记》《今人画集序跋十篇》《编译著述题记四则》等。第六章为革命文化史钩沉,其中包括两篇史实调查文章,第一篇《从丹凤到镇坪:红三军在陕南》,主要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材料,对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于1932年11月至12月间,在战略转移中路经陕南20余天的悲壮历史首次进行了客观和系统的记述。第二篇《从黄浦到抗战:记李大中将军》,为作者对自己的祖父黄浦军校三期生、国民党抗战将领李大中将军的事迹追述。
该书通过对不同的艺术文化理论、史实和现状的研究与批评,传达了作者基本的人文艺术观念,并考述了一些稀见的文史材料,其中有数十篇文章被报刊杂志发表或转载。
李青著《以艺观道一美术史论与文化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该书为当代“新国学” 倡导者、著名学者王富仁教授策划的“新国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43万字,收入论文20篇,其中包括《全球化与中国美术展望》《美术史论与学术规范》《美术史学的学科内涵》《美术史研究与图像学方法》《美术史研究与美术考古学》《美术史研究与主客观问题》《美术研究与思维方式》《艺术批评之批评》《艺术文化与艺术文化学》《人文精神与学术理念管窥》《学术研究问题与方法丛证》《鲁迅文化思想述论》《鲁迅的〈狂人日记〉及其他》《沈尹默生平、诗词与书法艺术》《刘半农与〈初期白话诗稿〉》《吴宓生平及其文化理念》《马长寿治学方法抉微》《严耕望与〈治史三书〉》《岸根卓郎的文明周期论》《关于封建文化问题的读书札记》等。这些论文部分曾发表过,在收录时又作了较大补充和修改。
该书依据艺术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遵循科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倡导学术规范,弘扬人文精神,钩沉先贤事迹,评析焦点问题,并对形形色色的市侩庸人的文化投机、势利谄媚的文化蛊惑与封建腐败的文化余毒作了犀利的批评,分析了当代艺术文化中某些失范现象的思想根源和利益关系,展现了深层的人文语境。
2011年该书获陕西省文联颁发的第二届陕西文艺评论奖一等奖,颁奖辞指出:“李青的论文集《以艺观道——美术史论与文化研究》之所以在这次评奖中能层进为一等奖,关键在于从收入该集中的每篇论文中均能读出大文化的信息,试图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寻觅出美术史的发展规律,将美术放在大文化的视野来探究,这就突破了当下美术理论和批评仅仅将美术放在美术史和论的范畴来讨论的狭隘的观念和思维。该论文集收录的每篇论文探究美术的大文化的观念和思维,这也正是我们面对当前美术理论和批评纷乱狭隘和浅层次的现状而需要提倡的”。
李青著《丝绸之路楼兰艺术研究》一书由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该书为作者在《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出版之后,重新撰写的一部楼兰艺术史研究的学术专著,为国家出版基金“丝绸之路研究丛书” 项日遴选资助出版著作之一。该书有别于《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以年代为序的论述方式,主要从艺术类型的角度以专题形式探讨了古代楼兰的艺术遗产状况和特征,以及艺术文化源流和学术价值等,初步建立了楼兰艺术史的类型谱系。
该书分为九个章节及前言、结语和附录部分,共41万宇。前言部分主要对楼兰的基本概念、艺术分期和艺术圈,以及楼兰艺术的价值和地位作了简要概述。第一章为楼兰考察与研究概况,其中包括楼兰地理、历史、民族、遗迹,以及考察和研究等状况。第二章为石器与陶器艺术,其中包括石器文化与特征、史前素陶与彩陶,以及历史时期陶器艺术等。第三章为墓葬与建筑艺术,其中包括史前墓葬形制、葬俗特征、墓表遗迹、墓葬文化,历史时期的墓葬文化和彩绘木棺及建筑艺术等。第四章为织物与服饰艺术,其中包括史前织物与服饰特征、尖顶帽艺术与文化、历史时期的丝绸织物与纹饰艺术、丝织物的年代与文字织锦问题、历史时期的毛棉织物及服饰艺术。第五章为雕塑与绘画艺术,其中包括史前雕塑艺术与文化、佛教东渐与犍陀罗佛教艺术、米兰佛教绘画艺术、零星发现的佛教雕塑与绘画、罗布泊雅丹壁画墓等。第六章为木器与漆器艺术,其中包括史前时期木器艺术与文化、箜篌的发现与传播、历史时期的木雕艺术、漆器艺术的传入与流变。第七章为铜器与钱币艺术,其中包括早期铜镜的发现与青铜文化传播、历史时期的铜器艺术、鍑类器与铜鍑文化、钱币的类型与特征。第八章为书法与印章艺术,其中包括两汉时期的简牍书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简纸书法、李柏文书、佉卢文书、印章与封泥等。第九章为其他类型艺术,其中包括兴地和且末岩画、草篓艺术与文化、弓箭和骨角器及首饰品、玻璃艺术、人体装饰等。结语部分主要对楼兰艺术的特征及文化性质和价值作了概论。书后附录了自1888年至 2010年间有关楼兰研究文献的目录 300余条。
该书2013年获陕西省教育厅领发的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